达雅高科普|血液样本质量直接影响基因检测结果,如何预防溶血发生?返回
20 / 07 / 2021
确保基因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是提供一个符合要求的合格样本供实验室化验。
但在做DNA检测时,血液样本出现不合格(比如溶血)的情况并不少见。
样本溶血会影响检验结果,由于要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对于溶血情况严重的标本不能使用,得重新进行采血。
为了保持检测样本的质量和避免受测者二次抽血的麻烦和痛苦,达雅高今天来讲讲如何尽可能地预防样本溶血的发生。
什么是样本溶血?
其实就是血液样本在采集、运送、储存等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血液里面的红细胞破裂,使得血红蛋白和细胞内成分扩散于血清中,血清呈现红色。
当样本溶血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抑制Taq酶活性,使PCR扩增效率明显降低,导致结果偏低。
造成样本溶血的常见原因?
不正确的采血操作
-止血带捆扎时间太长或者用力拍打穿刺部位而引起溶血。
-采血针型号选择过小,导致抽血时间过长,可能造成标本溶血。
-采血部位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后,在酒精/碘伏未完全挥发就进行穿刺,
标本容易发生溶血。
-将分次抽取的血液注入同一试管内而引起溶血。
抽血者过于紧张
受测者采血时如果太过紧张,容易导致血流不畅,使得抽血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溶血。
采血后未及时混匀或混匀过于剧烈
采血完成后立即温柔颠倒混匀是一个重要步骤,以便于添加剂充分与血液接触,若未及时混匀或混匀不充分容易造成溶血。
此外混匀过程过于剧烈,也容易造成血细胞被破坏而溶血。
不合格的抽血器具
真空采血管如果质量不合格负压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造成溶血。负压相对较大,血液流入管内速度过快,红细胞互相撞击而破裂。
运送时过度震荡
血标本经过剧烈震荡会容易溶血。
保存温度不当
全血样本是不能冷冻保存的,以免造成溶血。
样本放置过久
血液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溶血。
如何预防样本溶血的发生?
选择合适合格的真空采血管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的头盖颜色不同,在用途上是有差异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正确合格的采血管。
比如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静脉采血时需要使用到添加了EDTA抗凝剂的紫头采血管。
EDTA盐(K2、K3 等)是通过结合血液中的钙来防止血液凝固的,能保护细胞形态,因为其是一种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
血液采集、运输、保存等过程要做到科学规范
- 使用正确尺寸的采血针头(建议20-22G)。
- 使用前先检查一下,确保采血管在有效期内。
- 正确使用止血带,避免捆扎太紧或时间太长。
- 静脉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后,应等皮肤干燥后再进行抽血。
- 选择合适抽血部位,避免血肿部位,不要选择过细的静脉,容易血量不足,导致溶血。
- 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气泡。
- 根据采血管容量,要正确填充够,因为当试管填充不足时,可能过高浓度的抗凝剂会对脆弱的红细胞膜造成影响。
- 抽血完毕后,请立即将采血管轻轻倒置8-10次,使管内的抗凝剂与血样充分混匀。切记不可强烈震荡,以免造成溶血。
- EDTA采血管的血液样本建议保存在4°C (或以产品标识为准),禁止冷冻。
- 抽血完毕后尽快送检,从采血至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时间至多不能超过7天。
参考资料:
[1]闫清. 血液样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5.
[2]党丽君.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C]// 陕西省2010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0.
[3]张国平, 王林. 献血者血液核酸检测关键控制点探讨[J]. 医药前沿, 2016, 006(015):375-376.
[4]伍玉清. 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问题和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06, 5(005):71-73.
[5]刘正玲,陈俊. 血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18期):192-192.
[6]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425048/
https://www.cdc.gov/ncezid/dvbd/stories/research-lab-diagnostics/hemolysis-palette.html